close


經濟依然面臨下行壓力 短期內不太可能硬著陸



中國"硬著陸"的風險究竟有多大?

來源:前海傳媒

此前股市大跌已讓投資者對實體經濟憂心忡忡,而近期人民幣貶值、制造業PMI創多年新低又進一步加劇瞭市場擔憂。投資者擔心股市持續下跌要麼反映瞭實體經 濟活動急劇惡化、要麼會顯著拖累經濟增長,而人民幣貶值則是決策層試圖提振經濟的最後手段。與這種極度悲觀的看法一脈相承,市場上對於官方經濟數據真實性 的質疑始終不絕於耳,有些人稱中國經濟實際上幾乎沒有增長、甚至可能更糟。

事實上,A股走勢與實體經濟幾乎沒什麼關聯,不應通過A股表現來推斷實體經濟健康度。從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高點,上證指數大幅上漲瞭152%,但與此同時實體經濟活動持續面臨下行壓力。雖然支撐本輪行情的因素包括貨幣政策放松、滬港通啟動以及對改革的預期,但到2015年6月初,市場已普遍認為A股估值過高。我們認為本輪股市持續下跌源自估值回調和政府幹預、而非實體經濟急劇惡化的征兆。

當然,股市下跌會拖累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如我們此前所述(《股市動蕩對宏觀經濟影響幾何?》),今年上半年7%的GDP增速中金融業拉動瞭1.3個百分點,但下半年則可能減少0.5個百分點左右。這主要是由於股市成交量萎縮,但並沒有證據表明股市動蕩帶來瞭更廣泛的負財富效應或切斷瞭實體經濟的信貸供給。我們認為後兩種因素的拖累相當有限:A股占中國居民財富的比重最高也不過12%(2013年的占比僅為7%、2014年不到10%);企業上市融資難免受到拖累,但在我國銀行主導的信貸體系裡,股市融資作用遠小於銀行貸款或債券市場。

今年實體經濟確實疲弱、且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但我們認為無需因為股市下跌而擔心經濟硬著陸。官方數據確有其弊端,但用個別表現最差的行業來代表整體經濟局勢難免以偏概全。

1.經濟到底有多差?

近期制造業PMI和發電量等實體經濟指標持續滑坡、汽車銷量增速也不斷放緩,許多人據此斷言經濟的“真實”狀態遠弱於官方數據、甚至可能零增長。

然而,工業用電量占總用電量的比重超過70%、但占GDP比重不足40%。其中,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化工、水泥和電力等幾個重工業行業用電量就占瞭近一半(45%),這些行業受房地產建設活動滑坡的拖累而表現疲弱。類似地,鐵路貨物周轉量中有很大比例用於運輸煤炭,而後者則受制於疲弱的電力需求。在房地產建設活動滑坡汽車貸款信貸房屋買賣的滯後影響下,年初以來乘用車銷量放緩,不過經銷商集中去庫存可能誇大瞭其疲弱程度。

此外,企業層面數據顯示經濟活動遠弱於實際GDP增速,這主要反映瞭名義經濟增速更大幅度的放緩。例如,盡管上半年GDP中的工業部門增加值實際增長6%,但名義增速僅為1.2%。隨著7月份PPI跌幅再次擴大至5.4%,工業增加值實際和名義增速之差也進一步拉大。企業銷售和利潤、政府稅收均公佈名義、而非實際值。這就解釋瞭為何企業銷售額和現金流的表現遠遠弱於實際GDP。

雖然工業活動疲弱,但目前占GDP明細天母信貸借款近一半的服務業仍相對堅挺。雖然8月統計局服務業PMI在上升兩個月後出現小幅滑坡,但仍處於53.4的高位(2015年上半年平均53.6)。主要反映私人部門的財新服務業PMI也從7月份的11個月高點回落,但仍達51.5、高於榮枯線(2015年上半年平均52.4)。

其他方面的證據也表明消費和服務相關行業的表現遠好於重工業: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保持穩健增長,7月份實際增長10.3%。盡管許多行業同店銷售有所放緩,但年初以來網絡商品銷售已同比增長36%。今年1-7月限額以上企業的通信器材銷售同比大幅增長36%,其中7月智能手機銷售同比增長32%。

上半年國內旅遊消費增長14.5%。餐飲銷售也在2014年9月之後持續好轉、走出瞭一年半的低谷,7月同比增速超過12%。

雖然工資和收入增速隨經濟放緩而下降,但仍較穩健。二季度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小幅降至7%、依然較高。二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同比增速近8%、農民工平均月收入名義同比增速近10%,均保持穩定增長。

就業市場雖出現頹勢,但大中城市就業服務中心調查顯示招聘人數仍超過求職人數。

近幾個月,最重要的經濟指標是4月以來房地產銷售的強勁反彈。繼去年下跌7-8%、今年一季度跌幅超過9%之後,二季度房地產銷售同比大漲13%以上、7月同比增長近19%。雖然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房地產銷售增速有可能再次回落,但迄今為止的復蘇應有助於開發商加快去庫存、避免新開工和施工出現更大幅度的滑坡。

若要全面瞭解實體經濟的真實情況,不僅要看到重工業和大宗商品行業的惡化,也要看到消費和服務行業的穩健增長。雖然我們無法證實實際GDP增速是否真的接近官方報道的7%,但可以確定的是經濟沒有陷入停滯、更沒有像某些唱空中國的人所宣稱的那樣分崩離析。

2.下行風險尤存,但短期內不太可能"硬著陸"

當然,經濟依然面臨下行壓力,我們下半年6.6%、明年6.5%的GDP增速預測也面臨進一步的下行風險,這主要是因為:

房地產行業去庫存仍在進行中、建設活動仍在下滑,這給經濟帶來瞭最大的下行壓力。目前的房地產銷售反彈能持續多久仍存不確定性,新開工面積跌幅可能會超出我們目前預測的10-15%。即便2016年新開工面積企穩,施工面積增速下滑幅度仍可能超預期,給工業活動和地方財政帶來更大拖累。

其次,我國正處在緩慢的去產能、清理金融系統不良資產的過程中房屋信用貸款轉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再加上企業償債負擔較重、通縮陰雲不散,明年及之後企業投資和GDP增長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特別是如果國企或銀行領域改革等關鍵改革措施遲遲未出。

第三,股市交易量萎縮。我們估算由於股市交易和融資活躍,上半年金融業額外多拉動瞭GDP增長0.5個百分點,但下半年這種拉動作用可能會消退。最近股市大跌的負財富效應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居民消費,盡管程度可能很有限。如此前所述,前期股市大漲的大部分收益都未兌現、而是再投資在股市裡,對當前消費的拉動並不明顯。此外,我們估算股票在居民財富中的占比僅十分之一,遠小於住房的40%,因此股市大跌對居民財富的影響也較為有限。

盡管存在下行風險,但我們認為短期內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很低,這是由於:

雖然目前房地產去庫存仍面臨下行風險,但鑒於銷售已開始反彈、房地產政策也不斷放松,新開工面積跌幅大幅超過我們10-15%預測的可能性已隨之下降。因此相比半年前,房地產下滑引發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已經降低。

年初出臺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新框架和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下跌(上半年同比大跌近40%)拖累瞭二季度基建投資增速。此後,決策層著手調整穩增長政策。除瞭在財政改革上做出一定妥協之外,決策層還著力加強基建投資的融資、推進其落地(如央行[微博]放松貨幣政策,鼓勵政策性銀行發揮更大作用,推進PPP模式,放寬地方融資平臺借貸限制、加快地方政府債發行等)。很明顯,決策層會竭盡所能將增長穩在6.5-7%之間,因此我們認為未來幾個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將從7月16%的低谷回升至20%以上,成為抵消房地產下滑最重要的力量(盡管無法完全抵消)。

最後,雖然債務高企、且近期股市大跌,但中國出現一些人擔憂的債務或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非常低。如我們此前報告所述(參見《股市動蕩對宏觀經濟影響幾何?》和《為何中國發生“雷曼式”危機的可能性不大?》),我國金融體系仍然是銀行主導、股市的直接影響較低,且銀行對股市的敞口規模較小。盡管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信貸的快速擴張導致國內銀行壞賬增多,但我們仍認為出現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非常低,這是因為:1)我國儲蓄率較高,但金融市場尚在發展中,而資本賬戶仍受管制,這意味著多數儲蓄仍放在銀行存款中,因此銀行擁有充足的流動性;2)銀行、國企和地方政府借款人要麼受到較強的政府管制、要麼國有成分較高;3)以往危機來看,政府必要時都會都救助銀行。儲蓄率較高意味著中國是凈債權國、絕大部分債務通過國內融資。雖然最近資本管制放松、人民幣貶值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資本外流,但央行仍可以通過動用外匯儲備或降準來調節國內流動性,而且在必要時可以收緊資本管制(參見《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匯率“均衡水平”、匯改前景及“三元悖論”下的政策抉擇》)。

3.未來穩增長政策將繼續加碼

朝前看,鑒於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我們預計決策層將不斷加碼穩增長政策。部分投資者質疑穩增長政策遲遲沒有奏效。但在我們看來,要不是迄今為止的穩增長政策,基建投資就不會在房地產和制造業投資顯著下滑時逆勢快速增長,增長也不會穩定在目前的水平。

近幾個月的穩增長措施主要包括:

1)不斷放松貨幣政策(如降息、降準、放寬信貸約束條件),維持寬松的流動性環境、降低實際融資和償債成本;

2)加快撥付財政資金、推進PPP模式,著力支持基建和公共投資(如為政策性銀行註資並提供PSL、發行專項債券、加快基建項目審批等);

3)為緩解地方財政壓力、進而支撐基建投資,決策層加快瞭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和債券發行步伐(6月份以來已發行1.9萬億元),同時加快財政撥付、統籌財政結餘資金用於重點項目建設;

4)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居民消費(如降低小微企業稅費、簡化審批、將失業保險費率由3%降至2%、擴大養老和醫保覆蓋范圍等)。

我們預計政府還將繼續加碼穩增長政策,以減輕目前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但這無法全面扭轉下行趨勢、更難以將增速重新拉高。正因如此,我們認為市場對基準情景下的經濟增速預期偏高。

財政政策方面,財政部已正式將今年地方政府置換額度提高至3.2萬億元,置換後的債券期限更長、成本更低。財政部還計劃提前下達2016年重大項目建設投資計劃。小微企業減免所得稅的范圍由所得額20萬元擴大到30萬元,免征增值稅、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執行期限也由今年底延長至2017年底。此外,國務院決定清理進出口環節收費,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並計劃設立PPP項目引導資金。

貨幣信貸方面,我們認為年內央行還將再次降息、可能多次降準,並充分使用其他流動性工具(如PSL、MLF、公開市場操作等)確保流動性充裕、短期利率處於低位。全國人大已正式批準自10月1日起取消貸存比,這應有助於提高銀行放貸能力。此外,決策層還鼓勵銀行加快清理不良貸款。

匯率方面,為控制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我們預計年內央行將繼續動用外匯儲備幹預市場、之後可能加強資本管制,以穩定市場預期和資本流動。我們預計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在6.5左右。目前為止3%的貶值幅度隻在邊際上有利於出口企業、效果相當有限。

盡管近期匯率中間價調整主要是為瞭增強匯率靈活性,以便與美元及美聯儲貨幣政策脫鉤,但我們認為最終決策層還是會更重視保持匯率的穩定(參見《人民幣匯率何去何從?——匯率“均衡水平”、匯改前景及“三元悖論”下的政策抉擇》)。隨著資本外流加劇、美聯儲啟動利率正常化周期,人民幣將面臨更大貶值壓力。我們認為明年央行可能允許人民幣再度貶值,2016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達6.8左右。

綜上所述,我們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是:雖然我們全年6.8%的GDP增速預測仍面臨下行壓力,但鑒於房地產銷售已經反彈、政策也不斷放松,房地產下滑引發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較低。此外,雖然近期股市大跌,但政府有充足的能力調節國內流動性以確保金融穩定。我們預計對基建投資的政策支持將不斷加碼,從而部分抵消房地產投資和工業活動放緩的拖累,確保未來兩年經濟增速"軟著陸"。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0910/123023210475.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hh95xw64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