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二胎 房屋二胎 二胎房貸 二胎房貸利率 民間二胎 房貸請洽0975-751798賴經理 http://bossbank.com.tw/

內容來自房屋貸款率利試算hexun新聞

火電企業為何深陷虧損怪圈

一般而言,當電煤供應緊張時,火電企業會因煤價高而出現大面積虧損,企業便會要求提高電價。但目前,在煤價已大幅下降的情況下,火電企業仍然大面積虧損,企業也仍然在要求提高電價。電煤價格高虧損,價格低也虧損,那麼火電企業如何才能不虧損呢?“當前企業火電機組開工不足使得企業負債率走高,虧損難以扭轉。”湖南一位不願公開身份的發電企業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湖南電監辦提供的資料也印證瞭上述人士的說法。據湖南省電監辦介紹,2011年,五大發電集團在湘企業多數虧損,負債高企,其中,華電在湘企業資產負債率達109.77%,國電在湘企業資產負債率達109.51%,中電投、大唐、華能負債率均在90%左右。而今年以來,湖南省火電企業財務經營狀況依舊不好,資產負債率繼續走高,1至4月,全省火電企業虧損約4.7億元。從5月、6月的情況看,火電企業財務經營困境還將進一步加劇。電煤價低電廠仍虧損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電力行業共有11傢公司公佈瞭2012年半年報業績預告,超七成公司虧損。其中,黔源電力(002039,股吧)首次出現虧損,預計2012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7200萬元至7700萬元,同比下降604.1%。而長源電力(000966,股吧)上半年虧損最多,達1.4億元至1.85億元。此外,明星電力(600101,股吧)和國投電力(600886,股吧)均預計上半年業績預減,其中,國投電力表示,與上年同期相比,利潤將下降50%以上。另有統計數據顯示,電力行業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位居各行業前列,今年一季度高達73.18%,2011年則為71.85%。對於火電企業來說,以往虧損是因為買不到煤開工不足和煤價過高,而今年煤價大幅下降,而且大量的煤賣不出去,似乎又回到瞭10年前煤找電的罕見現象。火電企業為何還是虧損呢?“當前,企業火電機組開工率在65%左右,煤炭庫存可用天數在30天左右,去年同期大概在20天,我們也想多開,但需要的電力沒那麼多。”江蘇某電力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前期采購的煤炭價格高,但由於火電機組不能滿負荷發電,庫存無法盡快消化,無法采購低價煤炭。所以說,5月的煤價下跌,並未讓企業嘗到太多的甜頭,反而因為庫存高企、開工不足而使得企業負債率走高,虧損難以扭轉。發電企業對虧損原因的解釋似乎理由充分,但並不被所有人接受。“缺煤時虧損的原因是煤價高,而當煤過剩煤價下降時,虧損的原因又成瞭用電量需求不足。在我的印象中,好像發電企業的日子就沒有好過。而要解決電力行業虧損的問題,接下來必然就是電要漲價。”一位李姓市民認為,“按常規,虧損的企業應該節衣縮食,但是電力行業的員工待遇卻普遍高於其他行業。企業為何不從加強管理、降低員工高福利來降低成本解決虧損問題呢?”另一位市民則認為,“指責電力企業老總和員工沒用,問題是目前電力運行體制造成的。如果你是發電廠的老總,你也會這麼想:電價是發改委定的,虧損當然是電價過低造成的,自然你就得買單;已經成瞭慣例的員工高福利沒有必要減下來,自己去當惡人。但如果電價是市場競爭形成的,企業虧損那就是企業自身的原因,企業老總為瞭扭虧,自然會從加強管理、提高效率、降低員工高福利等方面來降低成本。”以上說法雖有情緒,但卻並非全無根據。2011年6月1日和12月1日,發改委兩次在全國范圍內上調電價,原因就是發電企業大叫煤炭價格過高,企業虧損嚴重。那麼,為什麼電價定價不交給市場呢?改而不“革”難解實質問題“電力改革必須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大方向。目前的問題是市場發育不足,而非市場失靈。”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曾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價格改革的含義應是從政府定價轉向市場定價。政府隻為壟斷環節的輸電定價,其他環節價格由市場決定,這才是改革,煤電聯動、價格調高調低都不是改革。”但目前的電力運行體制改革成瞭“夾生飯”電網公司仍在實行“吃差價”的贏利模式,其利潤直接與兩端的電力交易規模相關,這給直購電和新能源自發自用帶來瞭極大困難。其實,電力改革10年前就開始瞭。2002年2月,在經歷瞭數年的爭論、博弈和妥協之後,國務院下發《關於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02]5號,下稱“五號文件”),揭開瞭電力改革序幕,提出瞭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和競價上網四大改革目標,直指公平、效率、政府管理方式等根本性問題。事實證明,“五號文件”隻是理想。2002年底五大發電集團成立,廠網分開基本實現。在2002年完成廠網分開之後,根據原定的改革時間表,電力行業應在2004年基本完成主輔分離。但實際上,主輔分離改革卻在9年後才算有結果。其間,各主管部門意見分歧、“電荒”頻繁,包括2008年的雪災等原因都構成瞭改革阻力。2011年9月底,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電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能建)掛牌成立,主輔分離才算靴子落地。主輔分離最終執行的方案有頗多折扣。因國傢電網公司在電力設備制造領域野心勃勃,送變電企業等仍被保留在電網內部。而中電建和中能建亦被指業務龐雜。中能建共有電力規劃設計、電力和水利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電力及工程專用設備制造、電力及其他資源開發、國際業務和房地產開發七大板塊,與電網公司和發電公司在不少領域存在重疊。“應該更徹底些,幹脆把輔業推向社會,徹底跟電力系統脫鉤,沒必要再搞出新的大央企。”原電監會副主席邵秉仁認為。“五號文件”大致歸納為兩點,一是廠網分開,二是成立區域電網,最終輸配分開,並建立電力市場。然而,事實正好與當初的改革設計相反,目前國傢電網公司轄下五大區域網公司基本被架空,其職能已由新成立的國網區域分部以及省網公司接手。區域電力市場處於進一步萎縮的境地,區域網最後被上收到國網或省裡。很顯然,這個格局對市場化、電力結構,甚至對技術都是不利的。“電網壟斷、監管乏力、價格行政管制的局面日漸嚴重,原有的改革成果都有可能變質。”業內人士無不擔心。那麼,我國電力行業應如何改革呢?輸配分開或是最終出路“產業鏈中如果某一個環節是由政府管制的,其必將影響公平競爭,”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說。政府在產業鏈某個環節管制所表現出的問題,在電力運行上尤為突出。如動力煤持續高位運行時,發電企業虧損加劇,價格部門調整上網電價,並視當時的經濟運行情況(特別是CPI值)來決定是否同時上調銷售電價。這幾乎就是目前中國處理煤電矛盾的全部思路。但電價調高後,往往會引發煤炭新一輪漲價,發電企業會再次提出煤電聯動要求,國傢則再次調高電價。煤電每聯動一次,下遊用戶特別是工商業用戶,都要付出更大的用電成本。這一煤電聯動的價格循環,根本無助於發電企業擺脫困境。煤電聯動實行瞭兩次就告擱淺,正說明這種解決方式不可行。如何才能實現電力運行完全由市場定價呢?“要解決我國電力改革中的種種問題,就必須加大對行政壟斷體制改革的推進力度。如果讓舊體制管制和行政審批的利益者來主導電力改革,囿於種種利益鏈條的捆綁,必然不可能放棄現有的模式。”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紀鵬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國傢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司長王駿更是進一步指出瞭改革的具體思路,“按照合理成本加規定利潤的規則,通過同業間資產量、輸配電量和運營效率的橫向比較,對各級電網企業分別實行單獨定價,確定並公佈其年度準許收入總量和相應的輸電、配電所有路徑的過網電價。”按王駿的說法,就是將政府行政定價轉為市場配置資源,以市場供求關系形成價格。在整個電力產業鏈中,輸電這一自然壟斷環節可實行政府定價,但在發電側和需求側則實現市場競爭。所謂輸配分開,就是將輸電和配電環節從資產、財務和人事上分拆,輸電環節由電網管理,而售電環節則是將地方供電局改組為多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再輔之以購電大戶與電廠簽訂直供合同,把配電網的建設運行下放到地方。但相對主輔分離,輸配由於涉及電網的“公司賬本”,被認為分開的難度遠高於主輔分離,所以在主輔分離後,能否繼續實質性推進“輸配分開”則成為電力改革的“攻堅”階段,實施的困難很大。可喜的是,近日,國傢電監會又發佈《輸配電成本監管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針對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核算及支出提出一系列監管措施。這意味著電力改革第三步“輸配分開”開始提上日程。“成本核算和利益分割是實施電網輸配分離的兩個主要難點。”中投顧問研究員宋智晨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電網輸配電成本核算和支出一直被認為是電網利潤“黑洞”,而打破這一“黑洞”也被認為是打破電網壟斷的核心突破口。推行電網輸配分離改革,則成為實現這一突破的主要著力點。對於目前的電力市場現狀,宋智晨打瞭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說,目前的電力市場類似於高速公路與汽車全部由一傢公司經營。而如果分開,這傢公司隻負責高速公路的建設和維護,汽車運輸則由無數的小公司負責運營。對應電力市場來說,輸配分開後,輸電市場仍由電網企業壟斷,但是由於成本透明,電網企業隻能獲得“過路費”,下遊的配電市場則有大量的配電公司進行市場競爭。因此,“電網輸配分開導致電網企業不再參與下遊的配電市場,僅是專門負責電力運輸。這樣就會打破電網企業對下遊市場的壟斷,實現電力市場的自由競爭。”這一模式在國外已運行得比較成熟,以北歐電力交易體制為例,為實現競價上網,保證消費者用上最便宜的電,北歐將電力產業鏈拆分為發電、輸電、配電與用電四個不同主體。其中,發電與配電,由民營公司運營,而輸電則由壟斷但非贏利的國傢電網公司負責。在整個交易鏈條中,國傢電網的任務是保證電力安全高效傳輸,隻收取過網費。配電方和用電方可通過場外交易或場內交易方式,直接與發電方進行報價交易,最終依靠競爭形成的成交價格便是市場電價。從國內情況看,由於輸配分開遲遲沒有實質進展,導致電網從電廠購電、再躉售給用電者的壟斷角色無法改變,競價上網的買賣雙方被電網這一壟斷者阻隔,市場電價的形成遙遙無期。因此,從電力改革下手,才能順利實現資源品價格改革的目標。按照這一方式,電網企業的利潤不再與交易電量有關,其公用事業屬性得以顯現。比如,在“吃差價“模式下,由於新能源自發自用減少瞭電網的銷售電量,因此遭遇種種現實阻力。而目前的風電發電成本已低於大部分地區的工商業銷售電價甚至居民電價,如果掃清接入電網和多餘上網的障礙,將真正在用戶側調動發展新能源的熱情。而傳統的火電等發電企業也不會隻哭窮,而是會想方設法降低管理運營成本,提高效率,以增加其競爭力。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06-18/142589275.html
arrow
arrow

    jhh95xw64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